命運的預測,原意並不在好奇心的滿足,而在於抉擇徬徨時的指引,或心緒紛亂時的安頓!
但當我們無法肯定的從任何一個人,或任何一種命術,得到對於未來可以信賴的預測時,那麼,究竟「算命」能帶給我們什麼積極的意義呢?
如果一個「命術者」,有時準,有時不準,那麼,這樣「不確定」的預測,能帶給我們什麼呢?
如果一種「命術」,部分準,部分不準,那麼,這種「不確定」的預測,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呢?
不確定的預測,對於我們不安定的心寧,又有什麼樣的「指引」和「安頓」的效果呢?
就像筆者在命運的開創與超越一書裏所說的︰
「如果未來的事,確實能「算準」的話,可以算準的事,必然會發生(不會發生的事,就不能算「準」了!),必然會發生的事,必難以更改,難以更改的事,算亦何用!
如果未來的事,算不準的話,算不準的事,就不會發生,不會發生的事,算命也只是庸人自擾!
所以,算命愈準,愈不可更改,算命愈不準,愈不會發生!
我們常以為經由「命術者」的「指點」或「改運」,而改變或逃過可能會發生的事,其實,我們以為「改變」或「逃過」的事,常常也只是命術者「誤判」的結果!
因為不準的事,本來就不會發生,本來該有的事,也就如其然的發生了!」
佛陀是一個覺者,是一個大智慧者,他了解了因果業力的法則,他也了解了「命運」的緣起因緣。
他看清了所有「命術」的侷限和不能,他也看清了「算命」的弊端和無益!
所以,佛陀告誡所有的佛弟子,不能從事有關命算卜卦的行為,是有很深的涵意在裏頭!
佛教的「因果業力論」,是迄今所有的宗教或哲學體系裏,最能圓融的解釋人生裏的各種差別現象,也是能對人生的「命運」作出最佳詮釋的一種體系。
因果業力論,不只讓我們知道,我們現在所得的,是我們過去所做的,因而建立起一種,對過去知所警愓,對現在不怨天尤人的知命而又安命的人生態度,也讓我們知道,我們將來所得的,就是我們現在所做的,因而建立起一種,對現在積極掌握,對未來有所展望的知命而又創命的人生態度!
如果一個人,能夠真正的認知了「命運」的真實涵義,那麼,為何還要躑躅徘徊在無益的算命迷夢裏呢?
為何不抬起頭來,挺起胸膛,撥開命運的迷霧,迎向生命的陽光,勇敢的為自己的命運負責,去開創屬於自己的新命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