輪迴案例的第一個共同特徵
輪迴案例的第一個共同特徵︰ 「大部份小孩子,從兩歲到四歲左右,便開始述說他們的前世」
也就是說,大部份記得前世的小孩子,在他們開始學會說話,或有足夠的字彙能力以表達時,就開始談論他們的另一個前世,由此可以推論,在他們年齡更小時,可能有更鮮明的前世回憶,但因語言能力不足,故無法做完整的表達。
輪迴案例的第二個共同特徵
輪迴案例的第二個共同特徵:
「大部份小孩子,在五到八歲時,便漸漸喪失對前世回憶的能力」
通常對前世的回憶,很少能保持到成年時,因為大部份小孩子對前世的回憶,是屬於一種非語言的「視覺影像」,前世的回憶,就像影片或圖片般一幕幕出現。
當他們漸長後,雖然學會足夠的字彙來表達這些回憶,但語言能力的發展,卻對這些鮮明的「視覺影像」,漸漸形成一種「覆蓋作用」的阻礙,只有在刻意去擬想,或是在夢中,鮮明的影像才會再度出現,因此被語言訊息掩蓋的前世回憶,就漸漸變成了另一種的「隱藏性記憶」。
輪迴案例的第三個共同特徵
輪迴案例的第三個共同特徵︰ 「在記得前世的小孩中,有超過六成的小孩子,說他們的前世是死於非自然的狀態,也就是死於暴力或橫死」
他們對和前世死亡有關的人和事,也比平常事物有較清楚而突出的記憶,就像我們前面所提到的案例中,夏帟波被他的弟弟射殺,夏莉妮為躲避巴士濺起的水花而跌落稻田淹死,邦庫奇被人用刀子刺死等皆是。
為什麼這種非自然狀態的死亡經驗,特別容易被回憶起呢?這確實是一個有趣且重要的問題。
根據心理學者的研究指出,人們對某項刺激的反應是和刺激的強度成正比的,也就是當外來的刺激愈大,愈容易激起我們身心強烈的反應,所以,當我們的身心,因外來的刺激而產生強烈的感受時,這種感受便形成一種記憶的「固著」( Fixation ) 現象,尤其在事後回想時,常常有非常強烈的感受,不只對事件發生的當時有強烈的印象,連事件發生前的狀況,也常常鮮明的被回想起。
而死亡,尤其是劇烈、非自然的死亡方式,在一個人一生中,往往是最大且強烈的一種「刺激」,因此其造成的強烈感受,自然也就容易在今世被記住了。
輪迴案例的第四個共同特徵
輪迴案例的第四個共同特徵︰ 「小孩子今生的某種「恐懼症」( Phobias ),常常和前世的死因有關」
很多小孩子即使在還不會說話前,就顯現出某種莫名的恐懼,例如前述的夏莉妮,即使在嬰兒時期,每一被抱入澡盆,或乘坐巴士時,就極力的哭叫掙扎,也有一個緬甸的小女生,對飛機有特殊的恐懼感,據她說,她的前世是一個日本軍人,於二次大戰末期,有一天在緬甸,被盟軍的飛機突擊掃射而死。
也有一些恐懼症不是根源於死亡的方式,而是對死亡地方的恐懼,有一個土耳其的小男生,據他說,他的前世是在一座橋上被汽車撞死的,但他對汽車沒有恐懼症,卻每次在經過那座橋時,都露出害怕的神情,同樣的,也有一個土耳其的小男生,他說他的前世是在一條河裏淹死的,雖然他此世也害怕水,但他更害怕到那條河邊去。
有些小孩子,即使在喪失對前世的記憶時,恐懼症仍然存在著,有時甚至持續到成人階段,而此種對某種事物莫名的恐懼,不只小孩的父母,連心理醫生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,因為此種恐懼症,實在無法從小孩成長的遭遇或從任何可以模仿的親人那裏,找到合理可以解釋的線索。
但如果我們從前世來看,當一個人在面臨死亡或在死亡進行的過程中,承受愈多的痛苦折磨或驚嚇,那麼自然的,此種強大的「刺激」,雖然經過了「轉世」的淡化作用,仍會「固著」在我們潛意識的記憶裏,等遇到相同的刺激觸發,就引發了當事人對類似情境強烈而莫名的恐懼。
但是,並不是每一個記得前世橫死的小孩子,都有對死亡狀況同樣的恐懼症,因為一項恐懼症的產生,原因非常複雜,主要需視前世死亡時所受痛苦或驚嚇的強烈程度,或是當事人能夠承受痛苦或驚嚇的程度,或是當事人今生的各種狀況而定。
如有人曾被車子撞傷,自此後,對任何車子都懷有深深的恐懼,但有人雖有相同的遭遇,卻不因此而造成對車子的任何恐懼,故同樣的狀況,所能引起恐懼的程度卻不一而足。
但根據研究,在記得前世是溺水而死的小孩子當中,有高達六成以上的小孩子,從小就害怕被浸到水中,可能是溺水窒息而死的過程,是一件令人感到痛苦且難以忍受的經驗吧!
輪迴案例的第五個共同特徵
輪迴案例的第五個共同特徵︰ 「輪迴案例的發生和相關的一些現象,常常和一地的文化或信仰有關」
例如,雖然輪迴案例的發生,無關於是否相信或不相信輪迴,但絕大部份發生的輪迴案例,都是出現在相信輪迴的地區,例如印度、斯里蘭卡、東南亞、阿拉斯加的特臨吉族印第安人,在一般不相信輪迴的西方,雖然有輪迴案例的發生,但相對來說,數量顯著的減少。
又如輪迴時變換性別的情形,也和文化或信仰狀態有關,例如在加拿大西北部的庫真族( Kutchin ),有高達百分之五十的案例是變換性別的,而在緬甸有百分之二十八,泰國有百分之十三,印度僅有百分之三,而在某些地區,例如黎巴嫩的德魯士族( Druse ),阿拉斯加的特臨吉族印第安人,和印度的耆那教徒,則根本沒有發生過轉世變換性別的例子。
另外,前世人物死亡到今生出生的時間間隔,也因不同的文化或信仰而有差異存在,例如在特臨吉族平均需要四十八個月,在印度需要十八個月,而德魯士族則只要六個月。
如果說輪迴是一種世界性的「通律」,那麼為何會隨著不同的文化信仰而產生差異性呢?
其實,有此種差異性的存在,更可證實一個民族或個人「思想」或「信仰」的力量,在某種程度,確實可左右輪迴的某種選擇或走向!
例如在西方不相信輪迴的文化中,因為「不相信」,所以普遍存在著對輪迴現象的「壓抑」作用,如果一個小孩子在很小或剛學會說話時,偶有片斷的前世回憶浮現,但他生活在一個沒有輪迴信仰的文化中,或從小即被灌輸否定輪迴的思想,那麼,他即使對浮現出來的「前世」回憶影像感到好奇與納悶,也會因得不到適當的引導或自我壓抑而漸漸喪失此種能力。
如果浮現出來的前世回憶影像,非常的鮮明強烈且頻率極高,逼使這個小孩子不得不向父母透露有關內容,但因父母根本不相信有什麼輪迴的存在,以致將小孩子可能是真的「前世」回憶,當作是小孩子一種不切實際的「幻想」,因而予以斥責或抑制,小孩子在得不到適當的引導,且受父母高度的壓抑下,久而久之,也就閉口不敢再談自己的「前世回憶」了。
相對的,在信仰輪迴的地區或文化中,父母即使不鼓勵有此現象的小孩子談論他的「前世回憶」,大部份也都站在不抑制的密切觀察立場,而且在此種普遍具備輪迴知識或輪迴文化氛圍的區域中,小孩子通常能夠得到較多的引導,以致說出更多的「前世回憶」,但在一些對輪迴特別熱衷的地區,當然也就免不了,會出現一些描聲繪影或穿鑿附會的「假輪迴」了!
同樣的,在同是相信輪迴的區域或文化中,也會各自產生不同的「副信仰」( Subsidiary Beliefs ),例如,輪迴是如何發生的,或什麼會在輪迴時發生等等,類此屬於輪迴的不同「副信仰」,也會在一個區域或文化中,影響不同輪迴現象的發生。
例如,在黎巴嫩的德魯士族,在傳統上他們雖然相信輪迴,但他們卻「不相信」在輪迴轉世時,性別轉換是可能的,如果一個德魯士族的小男孩,告訴他的父母,他的前世是個女性,他的父母縰使不斥責他,也會認為他的說法是「荒謬可笑」的,因為傳統觀念告訴也教育他們,輪迴時的性別轉變,根本是一件「不可能」發生的事!
所以一個德魯士族小孩,縰使有非常鮮明真實的前世回憶,且發現他前世是個「女」的,他也會因而隱藏或壓抑他的前世回憶,以致最後完全趨於淡忘,可以理解的是,在此種信仰的氛圍下,自然就沒有任何一件性別轉換的例子,在德魯士族被報導出來了!
以是之故,在德魯士族,因傳統信仰認為性別轉換是一件不可能的事,因此,在他們的文化中,因自我抑制,就真的沒有任何一件性別轉換的例子被報導出來,正因為性別轉換的例子從沒出現,更「加強」了他們的傳統信仰的信念,也讓他們更根深蒂固的認為,在輪迴轉世中,性別轉換確實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了!
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信仰中,類似此種︰信仰─抑制─強化自我信仰的例子,到處可見,因此,同樣的,關於一個人轉世所需要的「時間」,就常隨著個人或文化的信仰,而有不同的時間變化,如此也就成為一件可以理解的事了!
因此,在一個特定信仰的文化中,當一個人浸淫在此種文化中,從小到大,皆被灌輸或教導某種的信仰或信念,當他臨死時,自然對死後「什麼會發生」或「什麼不會發生」、或「如何發生」,就有極其根深蒂固的觀念了!
以致在轉世時,不只這些對輪迴的觀念或思想,會影響他轉世的狀況,甚且這些對輪迴的觀念或思想,也會一併帶到來世去,就像「後催眠暗示」( Posthypnotic Suggestions )對人的影響一樣,這些生前的觀念或思想,也會對一個人來世的觀念或思想起著不自覺,但具決定性的影響作用,這就是所謂的「慣性」作用!
由此類推,不只一個人對性別的堅持、對宗教的信仰、對國家或民族的認同,或一些觀念思想等,會經由多次的轉世,而成為一種特別喜好的慣性作用,就連一個人的個性、才能、興趣嗜好等屬於個人特質的東西,如果被培養或強化到某種程度,又未嘗不會帶到來世去呢!
輪迴的對象
輪迴,按照佛家的說法,並不只限於人與人之間的輪迴,佛家認為輪迴的類別,應包括六種不同的對象︰天、人、阿修羅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等道,也就是輪迴的體系,是由這六種不同的對象,彼此之間互相輪迴而構成的。
但事實上,人與人之間的輪迴案例,就佔了被報導案例的絕大部份,至於天道、阿修羅道、地獄道、餓鬼道和人道之間的輪迴,一方面可能屬於和人完全不同的時間空間系統,一方面也可能根本無法驗證,因此甚少或從無被報導過。
至於和人同屬相同時間空間系統的畜生道,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動物,和人之間的相互輪迴,也甚少被報導,這可能是由幾種因素造成的。
一方面,人如果輪迴為動物,而動物即使能夠記得前世,也因「不會開口說話」,所以根本無法告訴我們「牠的故事」,另一方面,可能是人有人的屬性(德性靈性或智慧),動物有動物的屬性,除非是人「墮落」了,或是動物「昇華」了,或因其他緣故,兩者之間才有「交流」或輪迴的機會,不然,彼此之間涇渭分明,只能在彼此各自的領域裏浮沈了。
如此,也就讓我們對佛陀所說的︰「一失人身,萬劫不復」的教誨,有了更深一層的體認!
但無論如何,總有一些特例出現,讓我們得以一窺有關人和動物之間輪迴的奧祕。
輪迴為人的狗
在清朝余樾所著的右台仙館筆記裏,有這麼一則故事。
在江西玉山縣地方,有間叫水南寺的古廟,寺廟的住持叫月印,年約六十餘,是一位頗有德行的高僧,常常誦經修行,足不出戶。
月印養有一條狗,十多年了,頗有靈性,每當月印誦經時,一敲木魚,這條狗必定搖著尾巴前來聽經,廟中之人,不管僧俗,見此情形,莫不同感訝異。
後來,這條老狗忽然不知染上什麼癩病,皮毛脫落而且身有臭氣,但依然每日前來聽經如故,有一天,月印突然告訴他的徒弟說︰「這老狗染病頗令人討厭,你們把它拉出去殺了!」徒弟聽了,都驚訝萬分,莫知其意,但因月印平素莊嚴持重,弟子都不敢違逆,只好將狗叫出,但又不忍心殺它,只好暫時將它拘禁,不使前往聽經。
但過了三天,這隻老狗乘隙又偷跑出來聽經,月印看到不禁大驚失色,對他的徒弟說︰「你們沒有殺掉這條狗,可能因此壞事了!」於是趕緊命令他的徒弟,趕到某村某姓人家去探問,果然發現有一大腹便便的孕婦,生了三天還生不出來,生命垂危,連醫生也束手無策。
月印得知後,告訴他的徒弟說︰「你們不忍心殺狗,難道忍心殺這個婦人嗎?這條狗不死,婦人肚中胎兒就無法出生!」因此命令徒弟殺掉這條狗後,立刻再去某家探詢,果然,那位婦人已經生下一個男孩了,月印跟他的徒弟說︰「這條狗,因為聽經得善果的緣故,將託生為某家的孩子,以後會小有祿位,我可能看不到,你們或許可以做個見證。」
等這個小孩子年紀稍長,常常到廟裏來,而且每次都依依不捨的離去,月印常常摸著他的頭說︰「善哉!你果然不昧宿根,但因你還有小富貴未享,不適合留在這裏。」
等這個孩子長大後,果然做了小官,家中亦頗有積蓄,到了晚年時,就常常寄宿在廟中,並大力出資整修老舊傾圮的寺廟和供養廟中的和尚,後來活到七十餘歲才離世。
這個故事有一個有趣的重點,就是狗兒不死,則婦人肚中胎兒無法出生,這點從因緣觀的角度來看,是這隻狗和這婦人宿世有緣,此番註定來當她兒子,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則讓我們回歸到一個主題上,那就是一般常討論的︰靈魂何時入胎的問題。
有的觀點認為在受精的那一剎那,靈魂就入胎了,不然胎兒就無法成長,有的認為是在幾個月後,有的則認為是在出生的那一刻,頗是眾說紛紜並無定論,但大部份都傾向支持在出生那一剎那才入胎的說法,大部份例證也都支持此說,就像前述狗兒投胎的故事。
但此說也有一個疑點,即是,如果靈魂是在出生那一剎那才投胎的話,那麼,之前沒有靈魂的投胎參與,胎兒是如何成長的?或胎兒與欲投胎靈魂之間的關係是如何建立的?因為按照一般的說法與見解,如果靈魂不入胎的話,將導致胎兒流產現象。
底下,有個真實的故事,或許可稍稍解答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。
靈魂何時投胎?
阿迦曼尊者,是泰國一位得道高僧(已於一九四九年圓寂),這是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。
有一年,當尊者旅居在某個村落時,有一個受他感化很深的老婦人,來請教他有關她禪坐時發生的一個問題,她說她昨天晚上,當心思達到高度的專一時,她突然看到一條微細的線,從她自己的「心」中跑出去了,她感覺很詫異,因此決定跟隨著它,想知道這條「心線」究竟往何處去,結果她發現這條「心線」,竟然跑到她姪女的子宮裏去了。
等老婦人從禪定中出來,她感到極度的不安,因為她知道她的姪女當時已懷孕一個多月了,因此她前來請教阿迦曼尊者,準備聽取他的忠告。
阿迦曼尊者閉起眼睛,沈思了一會,然後張開眼睛告訴她說,等下次她靜坐時,如果再看到那條「心線」跑出去時,必須要以極堅定不可動搖的決心「剪斷」它,如果她心意不夠堅決,死後必定「再生」於她姪女的子宮內,成為她的子女,因為她的心一直被她姪女所吸引著。
等兩天後,她高興的來拜見阿迦曼尊者說,當那條「心線」再度跑到姪女那裏時,當下她就以極堅定的決心剪斷它了,第二天晚上她再度靜坐時,她發現那條線已了無蹤跡了,奇異的是,當老婦人剪斷那條「心線」後,她的姪女就流產了。
尊者的弟子聽到這個奇異的事件後,很感困惑,就同來請教尊者,尊者告訴他們說,一個人的心意是非常微細而難以覺察的,如果沒有開發禪思,是很難去防護它的,這個老婦人因為非常鍾愛她的姪女,以致潛意識的心意「溜出去」,即使她仍然還活著,但已為她的來生準備了地方,如果她沒覺察或無法下定決心剪斷這個牽繫,那麼,她將註定投生於她姪女的子宮內,成為她的女兒。
由這個故事發現,一個人雖然還沒死,但因為「心力」的作用,不管是意識或潛意識的,都已和來生的去處有了聯繫,而對自己的「來生」產生了「形塑」的作用,也就是說,儘管我們每個人都還沒死,但我們也都同時在參與或決定我們來生的去處或樣貌,只是愈接近死亡,「心力」就愈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而已!
因此,靈魂什麼時候入胎,確實因人、因緣而定,並無什麼定規,因為縰使不入胎,靈魂和胎兒之間仍可產生某種聯繫的形塑作用。
曾經輪迴為豬的人
在動物和人的相互輪迴中,在一般典籍中最常見到的,並不是人和狗,而是人和豬之間的輪迴,因為在中國,豬是肉類的主要來源,因此生為一隻豬,自然免不了被宰殺的命運,所以,投胎為豬,不只是一種悲慘的宿命,還摻雜著因果報應的涵意在裏頭。
煮雲法師就曾講述過一個關於人豬輪迴,令人聞之聳然的故事。
他說在很久以前,他曾參加過一次法會,席間恰巧與一位董姓立法委員的太太同桌,閒談中得知,董姓夫婦雖然應酬繁忙,但自早年起即茹素,因此他好奇的問起緣由,董太太說,那是因為她舅舅的緣故,她舅舅說他能記起多世前的事,並說他是豬來投胎的,而且還當了不只一世的豬,並且向她描述豬被宰殺的痛苦。
他說當豬被殺死後,痛苦並不就此結束,仍然對肉體有非常敏銳的感覺,當豬肉在巿場被買回去後,凡是把豬肉剁得愈碎或煮的時間愈長,豬就愈痛苦,尤其是將豬肉做成火腿,須用鹽浸入皮肉內,還需經過日曬風吹等過程,其間所受的痛苦實非常人所能了解,更甚的是,此種痛苦必須等到人們完全把火腿吃完才結束,也就是說,一隻豬的痛苦不在死後結束,必須等到人們把所有的豬肉吃完了才結束!
他說他不知做了幾世豬了,數都數不清,每當想到曾為豬時的痛苦,仍不免膽戰心驚,他說本來閻羅王還要判他這一世再做豬,他聽了嚇得趕快拔腿就跑,但判官很快的就抓起一把豬毛往他背後丟來,所以他今世背部仍有一撮豬毛,說完,並脫下衣服,以顯示他所言確實不虛。
董太太說,自從聽聞舅舅的故事後,兩夫婦從此即斷除一切肉食。
煮雲法師所敘述的這個故事,雖不是第一手資料,但可信度極高,而且頗發人深省,實不宜以一般故事等閒視之。
無獨有偶,有一個署名「既明」的作者,也曾在「中國佛教」月刊,講述一個他親見其人的故事。
他說,在一九三七年,當他旅居四川西昌的光福寺時,有一天清晨下山,欲入城辦事,山下有一湖,要入城須先乘船渡湖,當時同船者十餘人,其中有三、四個牧童,年約十一、二歲,他發現當中有一牧童,總把手插入腰中,以衣服覆蓋,好像怕別人看見,開始時他並未特別予以注意,然而不久後,另一個頑皮的牧童突然將那牧童的手拉出,結果牧童的那隻手,竟然是一隻帶毛的豬蹄,當時同船看到的人,咸感震驚。
此時,旁邊一個同船的當地老者向他解釋說,這個牧童能記起前三世之事,據牧童說,他前三世都轉生為豬,當被殺死後,掛在街頭出售時,每割一刀,都感覺痛徹肺腑,直到完全出售後,魂識才能脫離再度轉生,他記得前兩世都是如此。
但在前世,當被宰殺後擺在巿街販售時,過了很久仍未能賣完,當最後僅剩一蹄時,他感覺痛苦得實在無法忍受了,因此猛然用力一掙扎,這時魂識突然脫離豬蹄而投胎,雖然倖得人身,但因剩一蹄的「業債」還未還清,所以累及今生,猶留一蹄以示人。
和前例一樣,這個人豬的輪迴故事,仍然令人聞之驚駭!
哲學家休謨說,動物在很多方面都很像人,所以我們自然不能說,只允許人類有靈魂,而不允許動物也具有所謂的靈魂,休謨的說法不僅合邏輯,也可同理推廣為,如果人類可以有輪迴,當然動物也可以有輪迴,既然人和動物都可以有輪迴,那麼,人和動物之間會互相輪迴,也是極其合邏輯的事了!
你相信嗎?如果你有
輪迴的義理,非常的幽微與深奧,雖然現今的科學界仍在信與不信間打轉,但我們深信,有更多的真相和祕密,將會在嚴謹的學術方法檢驗和探索下,被慢慢揭露出來。
雖然至今,我們僅能對輪迴予以輕觸,但如果有人看到這裏,仍然認為輪迴並沒有什麼「可信」的證據時,我們恐怕也會像史蒂文生博士一樣,以寬容但堅定的語氣問你說︰
「如果,你有的話,什麼樣的證據,才會讓你相信輪迴的存在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