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命運的覺醒

  個性原型

影響一個人命運的主要因素,在於一個人的個性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而這「內在的業力慣性」,不只是我們繼承前世的結果,更是我們欲開創命運所要立足的基礎。

所謂的「內在業力慣性」,可以說,就是一種廣義的個性原型,也是我們內在的一種「價值系統」或「思維系統」。從這樣的一種內在反應與運作的系統裏,每個人對世間的人事物,都有每個人獨自不同的思考運作的方式,都有獨自不同的價值判斷,因而有了隨之而來,各自不同的情緒反應和行為方式。

因此,這個「內在的業力慣性」,事實上就是我們內在一種自然運作的「判斷與反應」的系統,它統攝了一個人的人格,情感,思考的模式與價值判斷。

從某個角度來看,這個「內在的業力慣性」系統,或「個性的原型」,造就了我們一生的命運。

雖然對每個人來說,都有某種「固定」的個性原型,但這個個性的原型,並不是永遠的一成不變,因為我們所擁有的個性原型,不管從前世或今生來看,並不是原來就有的,而是漸漸發展而來的,也就是,它是一點一滴,從久遠以來漸漸塑造而成的!

所以我們目前所擁有的個性原型,只是到此世,到「目前」為止的一種塑造發展的結果,它並不就此「固定」了,它只是「目前」在我們身上的一種「總成」而已!

我們的個性原型,不止承繼了前世個性原型的主要架構,而且它還會延續到我們的來生,成為我們來生個性原型的主要架構。

也就是,我們今生的習性、嗜好、才華,價值觀或人格上的優缺點,如果我們在今生發展到某種程度,在來生,它將以今生進展(或退化)的程度,繼續發展下去!

也就是說,我們個性上好的一面,如慈悲、愛心、正直、堅強、寬容等,不止可延續到來生,我們個性上不好的一面,如暴躁、貪婪、奷邪、懦弱等,也將隨著我們的「業力」,帶到來生去!

所以,人之所以會有某種的命運,那是人有某種一定的個性原型。

命運之所以可以被預測,那是因為對絕大部份的人來說,都有一個根深蒂固、不易改變的個性原型,或有一個固定的、自然運作的「判定與反應」的內在系統!

不同的個性原型,潛在著不同的價值觀與能力,遇到不同的情境,會採取不同的反應和不同的抉擇與行動,而我們的人生,就是由各種大大小小不同的反應、抉擇與行動的組成,因此,在不同的人生階段,由各個不同的行動,所造成的大大小小的「結果」,就構成了我們一生的「命運」。

所以,有什麼樣個性和價值觀的人(撇開前世的業力不談),就會在某種環境下,選擇什麼樣的配偶,採取什麼樣的相處方式和對待關係,甚至在面臨某種的婚姻困境時,也將因為採取什麼樣的抉擇和處理方式,而決定彼此的「婚姻命運」。

「婚姻的命運」受個性如此的影響,人生裏其他的面向如錢財、事業、人際關係等,莫不也受著個性原型的影響,而有了一定程度的「命運」!

      緣份與學習

不良的個性,不只戕害了自己,也戕害了別人,不只製造別人的痛苦,更製造自己的痛苦!

因為不良個性的屬性,是破壞、毀滅、阻隔、痛苦、消極的黑暗面,由這樣的個性黑暗面所形成的業力,也將是非建設性的「黑色業力」,它所帶來的,將是兩個「業主」間的相互纏繞與折磨!

在人的一生中,屈指算來,與自己有密切關係的人並不多,大多只是萍水相逢,我們很難去解釋在人生中人的遇合現象,為何我們總會去遇見某些人,而不會去遇見某些人,我們只能以「緣份」,而不是以「或然率」來作合理的解釋了!

而「緣份」背後所隱藏的秘密,就是「業力」,因為在無數的過去生中,我們和很多的人,有過某種的「對待關係」,而這些「對待關係」,不論是建設性的或非建設性的,都形成了彼此間的某種「業力」。

我們可能因為過去生中的彼此關懷、關心、照顧、幫助而形成良善的業力因緣,也可能因為彼此的爭執、搶奪、侵犯、傷害、凌辱而形成不良的業力因緣!

當彼此的業力因緣纏結得愈深,不論是良善的或不良善的,彼此就愈容易在來世的輪迴中再次相遇,而不管再遇時的角色是否改變或互換,不變的是,和彼此間業力有關的種類和屬性,情感的,就以情感解決,物質或生命的,就以同等的形式償付!

因此,以業力的觀點來看,能身為父子、母子,夫妻、兄弟姊妺,親戚、朋友,都是在往世生中,彼此間已種下了非常大的業力因緣,因此今生才能再次相遇,而且有了密切的關係存在。

所以從某方面來看,今世的相遇,可以說是在償還或延續彼此的恩情或仇恨,從另一方面來看,也可以說是讓彼此繼續學習,以糾正以前彼此所未曾處理好的關係和問題!

如果從「學習」或「化解」的角度來看,有不良業力關係的雙方,當更把握這難得學習的機會,以寬容代替仇恨,以愛心代替殘暴,以耐心代替暴躁,以責任代替草率,以忠誠代替欺騙,以反省代替諉過,冷靜的檢視彼此相處的真正問題所在,為當為,捨棄不當為!

如此,當往內扭轉了自己「內在的業力慣性」,往外也創造了好的業力外緣,不只可將雙方從業力惡性循環的泥淖中解救出來,也可創造有利彼此發展的命運環境了!

      隨緣消舊業,且莫造新殃

有些人,不只無法對自己人格的成長有任何的期許,反而放縰自己,馳騁於情感的放蕩、感官的追逐,甚且以不正當和不道德的手段,去追逐世俗的利益。

如此,雖然短暫的滿足了自己貪婪的私慾,但卻損害了自己的靈性,成了自己最大的受害人,雖然一時獲得了某種外在的、表面的利益和快樂,但最終將陷溺在業力的長流裏,成了命運最大的輸家!

有句話說的好︰「隨緣消舊業,且莫造新殃」,隨緣要能消舊業,首先要有一顆安然的心、寬容的心、知足的心與感恩的心,要有如此恬淡寬容的心量,就須去除個性上貪婪、暴躁、嫉妒、仇恨等的一切「黑色」的雜質。

雖然因為業力的成熟,而將我們置身在某種不得不面對的困境裏,但環境雖然無法逃避,但面對環境的「心境」卻是可以自主的,端看面對困境的人,如何看待自己、對方和所處的環境,也端看面對困境的人,能否有一顆超越困境的心靈!

如果能坦然的面對現實,不緬懷於過去的榮耀,不惱悔於錯誤的抉擇,勇敢的承受現實的困境,檢討造成困境的原因,以從容堅毅的態度,坦然的心境,面對困境,等待時機以走出困境。

如果不以建設性的態度,來面對無可逃避的困境和問題,反而以情緒性的態度來反應,那麼,不只消不了舊業,且更造了新殃的雪球!

例如有人,在前世因為個性慳吝、刻薄、自私、現實,因為有這樣的個性,自然在人際關係上處理不當,以致人緣極差,和很多人因而有了不好的「惡緣」。

從業力的外在慣性來說,外在的惡緣,讓人容易相聚以來「消業」,正是所謂的「不是冤家不聚頭」,所以彼此自然容易的再相逢,以致人緣依然極差。

從業力的內在慣性來說,慳吝、刻薄、自私、現實的個性特質,將原原本本的延續到此世來,因此在此世,他依然有著慳吝、刻薄、自私、現實的不良人格特質。

如果此人不修正其個性上「黑色」的雜質,那麼,不只和其他人的「惡緣」將更惡化、繼續纏繞下去,而且因為他不良的人格特質,很顯然的,也將在此世裏,和更多的人結下不好的惡緣,造下更多的「新殃」!

從這個例子裏,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,個性在業力的形成和命運的成熟上,佔著何等關鍵性和舉足輕重的地位,我們又怎能不對自己的個性和命運,負起完全的責任呢?

      命運藉著個性而顯現

人常因心靈的無法自主,而無法得到絕對的自由與解脫,一個在心靈上無法自主的人,就容易被貪婪和情慾所牽絆,而淪為命運的囚犯,一個愈能掌握心靈自由的人,個性愈能趨向良性建設性的方向發展,當然也就愈能掌握自己的命運!

很多命運(或業力)上「註定」要發生的事,常常是藉著人性裏的一些特質而顯現出來。

好的命運,藉著好的特質,如努力、進取、沉著、忍辱、堅毅、責任、信用、寬容、原諒、慈愛、忠誠、不執著、道德、智慧而顯現。

不好的命運,尤其是那些「黑色」的命運,常常沒有例外的,藉著人性裏的貪婪、情慾、情緒化,暴躁、懶散、草率、慳吝、不負責任、不道德、憎恨、嫉妒、殘暴、心胸狹礙而顯現。

因此,與其說,個性造就一個人的命運,不如說,命運藉著個性的特質,而顯現出它欲顯現的面貌。

業力也是一樣,業力要顯現出來,往往需要「緣」的橋樑,而我們個性裏的某些特質,往往是業力顯現的最好橋樑和媒介,也就是說,我們的個性特質,提供了業力成熟最好的環境和條件,是業力最好的「助緣」!

我們的個性,不只在宿世以來,製造了不同的業力因緣,也為業力的成熟(或命運的形成)提供了理想的環境!

對業力的形成來說,個性是業力形成的原因,有什麼樣的個性,就會形成什麼樣的業力關係。

對業力(或命運)的成熟來說,個性又是業力成熟的必然條件,有什麼樣的個性,就會造成什麼樣的業力和命運的結果。

個性、業力、命運,可以說是三位一體,彼此間有著密切的關聯,尤其個性在業力和命運的形成和成熟上,扮演著創造者、形成者和承受者的複雜角色。

個性是業力和命運的樞紐,要改變業力和命運的結果,莫如改變居於關鍵角色的個性,只要改變了個性,業力的成熟,往往就失去了它最重要的依附和環境,如此,業力也將漸漸的跟著鬆綁了,命運的軌跡,自然也就跟著轉移了。

      個性的本質是「空」的

而個性原性的改變,說難不難,說不難似乎又很難,難的是,個性原型(或我們內在的業力慣性),是一個人宿世以來的「總成」,有它根深蒂固的一面,不難的是,個性原型雖是我們長久以來的習性或內在系統,但畢竟它是一個籠統的概念,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「主體」,因此,說有個性,實找不到一個真正成為個性原型的主體!

我們之所以認為個性不容易改變,那是因為累世以來,我們堅固的以為「我」就是我們真實的自身,並且由於吾人累世以來,意欲執取一個「我」來作為自身的「存在」,因此我們錯覺的堅守有一個永遠無法改變的「我」和「我的個性」。

其實,不只「我」的本質是「空」的,沒有一個主體,我們的個性原型,甚且我們的業力,其本質也是「空」的,並不存在一個不變的主體!

就因為長久以來,我們強烈的執取與錯覺,以致「妄上加妄」,沾染了習氣,污染了我們清淨的本性,尤其是那些「黑色」的習性和業力,完全的背離了我們清淨的本性自身!

如果知道個性原型其本質是「空」的話,我們就得到一個很好的心理基礎來還它清白了!

      自由意志的覺醒

知道個性原型其本質是「空」的,這個極其重要的原理後,我們要將我們的「個性」導向良質或建設性的一面,或是導向惡質或非建設性的一面,就完全操之在我們自己的手裏了,尤其操之於我們所具有的「自由意志」上!

自由意志,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具有的一種可貴的意識,因為我們有自由意志,所以我們掌握了自己行為主動的權力,以這個主動掌握自己行為的權力,去選擇所從事活動的種類、時機和方式。

我們的每一個行為和舉動,我們可以選擇做,也可以選擇不做,我們都有選擇做與不做的自由和意志,意志之自由,並不是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」的「自由」,而是像康德所說的︰「我能為,因為那是我當為之事」的負責任的自由,「能為」是意志的自由,而「當為」是責任和該為之事,只有能為當為之事,才是意志的自由應當趨向之處!

因為每個意識清楚的人,都有自己的自由意志,所以每個人都是自己行為完全的主人,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起完全的責任,承受自己行為所帶來的業力和命運的結果!

所以成佛做祖,選擇從事積極有意義的行為要靠它,就是作姦犯科,選擇從事損人害己的行為,也是自己的自由意志所選擇的結果!

      命運的覺醒

每個人生存在這界上,都有著無限的可能性,沒有人一生下來,就註定將成為什麼樣的人。

所有成功的人和事,背後都有導致成功的努力因素和條件,所有失敗的人和事,背後也都有導致失敗的因素和軌跡。

沒有人一出生,不經過努力,就註定將成為偉人、聖人、成功的人,也沒有人一出生,就註定將成為強盜、小偷、貪官污吏與作姦犯科之徒!

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性,就像那剛初生的嬰兒,每一張臉都是純潔、真誠的象徵,每一雙眼睛,都是清淨明亮的希望,我們的命運,就像是嬰兒的臉龐,我們希望日後有著什麼樣的「相貌」,就看我們自己如何去「塑造」了!

就像前述︰「與其說個性造成一個人的命運,不如說,命運藉著個性的特質,而顯現出它欲顯現的面貌!」

我們之所以會引導著自己,走向某種不得不然的命運,那是因為我們太容易妥協於我們的個性,太容易妥協於我們個性上,陰暗非建設性的一面,如貪婪、不義等,也太容易屈服於慾望上的誘惑,如情慾、享樂等。

我們可以選擇與貪婪、不義同流,與情慾、享樂合污。

我們也可以選擇拋棄這些個性的陰暗面,讓自己的個性裏,注入更多高尚的情操,更多高雅的素質!

我們可以選擇滿足於目前的個性,而不再進行任何的努力與提升。

我們也可以選擇剔除個性裏黑色的雜質,以趨向更光明的昇華!

我們可以選擇做個個性上「順流」的順臣。

我們也可以選擇做一個「逆流」而上的昴然大丈夫,去開創屬於自己嶄新的新生命!

所有這些抉擇,做與不做。

就全在於我們個人,對自身這個「個體」,有著什麼樣的希望與覺醒了!

 本書總結:

一、命運是實有的。

    命運的形成,主要由於過去的業力和今世的個性,交織而成。

二、命運是可以預測的。

    但命運預測的範圍和程度有其限制,愈近的事,愈準確,愈遠的事,充滿可變性,愈不準確。

三、命運之所以可以預測,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某種固定型式的「個性原型」(或是「內在的業力慣性」,或是一種「判斷與反應」的價值與思考系統)

四、命運的預測,受著命運的「可變性」、預測之人的判斷能力和預測方法的影響,所以並不存在著一種「命術」,可以完全準確的預測出所有人的命運。

五、個性原型是業力成熟和命運形成的樞紐。

六、個性原型並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,其本質是「空」的,有很大的可塑性。

七、命運藉著個性的特質,而顯現出它欲顯現的面貌。

    良好的命運,往往藉著良好的個性特質而顯現。

    不良的命運,往往藉著不良的個性特質而顯現。

八、要改善命運,莫如改善我們的個性原型。

    如此,不良的「黑色業力」,將失去它所倚附的「助緣」。

    「黑色的命運」,也將因此改變它原先「應然」或「註定」的軌跡。

九、每個人都有可貴的自由意志,都是自己行為的主人。

    成佛做祖,成聖成賢由它,作姦犯科,雞鳴狗盜也由它。

十、每個人都應對自己的行為和命運,負起完全的責任。

    選擇做個逆個性之流而上的大丈夫,去開創屬於自己嶄新的新生命! 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