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什麼是因果

當我們談到「因果」時,絕大部份的人,都會馬上聯想到所謂「三世因果」的說法,「因果」兩個字,幾乎變成「三世因果」的代名詞了!「三世因果」說,就是相信人不僅有「前世的一切,現世的行為、言語和心念也影響著來生的一切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交互影響,即是構成所謂的「三世因果」。

    其實,以廣義的角度來看,所謂「因果」,即是原因與結果的理法,亦即就是所謂的「因果律」(PRINCIPLE OF CAUSALITY)︰「凡發生的事例,必有一原因,做為其存在的理由。」

    如果以此定義來檢驗所謂「三世因果」的說法,也不違背,因為如果前世所作所為看作是一種「原因」,今世的所得就是一種「結果」,如果今世的所作所為看作是一種「原因」,那麼來生的所得也是一種「結果」,只是這種「三世因果」的原因與結果的理法,已經跨越今世的範圍而延伸至所謂的前世與來生。

    一般人常常只相信科學(或哲學)的因果律,而不相信所謂「三世因果」的說法,究其原因,並不是「三世因果」的說法違反「因果律」的定義,而在於「三世因果」的範疇太「超現實」了,其觸角所探及的前世與來生,實在無法予以證明和令人相信。

    其實,用所謂「科學」的角度來否定「三世因果」的存在,是稍嫌粗糙了些,並犯了幾點錯誤︰

    1 、探討的對象不同︰科學研究的對象往往是「物質」,也就是所研究的客體是物質界的本身或現象,物質沒有精神面,並且物質是可以重覆和實驗的。

    三世因果所研究的對象是「人」本身,也就是以「人」為研究的客體,以人這個個體所呈現的物質面,如健康、壽命、財富、美醜等,精神面如個性、心靈之狀況等來探討。

   2、 研究的範疇不同︰科學研究所講究的是「可實驗」和「可重覆性」,物質實驗其原因與結果之間的呈現,是立即可見或短時間可見的(如物理化學之實驗),而且失敗了還可重覆實驗。

    但「三世因果」所牽涉到的,是人這個極其錯綜複雜的個體,既有物質感官的身體,也有非物質的精神世界,而且所探討的時間範圍極長,並不具備可實驗與重覆的性質,例如我們說一個人富有的「結果」,除了是他這輩子的努力外,可能是他前世「佈施」的「原因」而來,當探討這點,就牽涉到不可知的前世了,因此就不可能具備所謂的可實驗與重覆性了。

    既然二者所探討的對象和所研究的範疇不同,就不能以科學的角度來排斥或否認所謂「三世因果」存在的可能,當然更不能以所謂的可實驗與重覆性來指責「三世因果」的「不科學」。

    因為科學既不能證明「前世」的存在,但亦不能證明「前世」的不存在,不能證明其存在,亦不能證明其不存在,這種科學的「不能」,可以說是「能力」上的不能,而不是「意願」上的不能。

    我們所謂的「科學」,只是代表人類在時間流上的一種進步,人類立足於「現在」,傲視幾千年來的人類史,毌寧是科學的進步,但在時間流上,往後尚有無窮無盡的時間,故知現時的科技,亦只是發展中的一個階段而不是科學的頂峰!

    愛因斯坦就曾謙虛的說過︰

    「今天世上許多人,都認為本人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,其實,我稱不起是偉大的科學家,我認為,牛頓才是偉大的科學家,我只不過是將牛頓在計算上的錯誤加以修正而已,偉大如牛頓尚且說︰我只不過是在大海的邊邊,偶然撿到一顆光彩的貝殼而已,離發現大海的真理,還遙遠的很呢!以牛頓這樣高智慧的人,尚且說離發現大海的真理還遙遠的很,更遑論我們這些智慧普通的人了!」

    「有些人認為宗教不合乎科學的道理,本人是一個研究科學的人,我深切知道今日的科學,只能證明某物的存在,而不能證明某物的不存在,我們未能證明某物的存在,並不能斷定它就不存在,譬如以前我們未能證明核子的存在時,假如我們就下結論說核子不存在,那麼,這不就犯了很大的錯誤嗎?因此今天科學雖然沒有把神的存在證明出來,是科學還沒有發展到那種程度,並不是神不存在!」

    愛因斯坦的偉大,並不只在於他科學上的貢獻,更在於他高深的智慧,和有一顆謙虛開放的心靈。

    就因為「前世」的存在難以舉證(雖然近世的催眠法,已可探知個人早年發生的事,甚至已可及於在母胎時或前世時的情形,但眾說紛紜,其真實性尚待研究),所以很難有可以比較和觀察的對象,但因為三世因果所研究的客體是人的一切,如果我們能夠仔細觀察「人」這個個體的變化,我們就可以看到因果現象是如此驚人地影響著一個人。

    例如我們都知道,「教育可以變化一個人的氣質」,人受教育是「因」,人的變化氣質就是「果」,另外,一個人所從事的職業和所處的環境,也會影響一個人,人從事什麼,時間久了,就會像他所從事的什麼,人的性格也顯現在一個人的相貌上,和藹的人有和藹的相貌,凶狠的人有凶狠的相貌,就如同綿羊有綿羊溫馴的相貌,老虎有老虎凶惡的相貌一樣。

    孟子也說過,眼睛能反應一個人的正邪。性格和相貌,這一顯明的因果關係,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觀察得到的,也就是有什麼樣的性格(因),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相貌(果),既然此生的所作所為,可以部份的影響到今生的我們,我們的前世和今生,今生和來世,雖然形體不同,但卻都是同一個生命體的「連續序列」,那麼其會彼此互相影響,互為因果關係,也就不是一件太令我們訝異的事了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